“小升初”利益链能否斩断:教育部一号文件治理“择校乱收费”.

cherie 发布于2012/03/26 22:50 |  阅读(1869) | 查看评论(5)
转个南方周末的文章先吓唬吓唬妈妈们^_^

“北京小升初竞争的残忍,接近人的接受底线。” 这种残忍的竞争源自一条体制外的小升初利益链条。
北京“小升初”的家长们带着自己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在寒风中奔波于多个名校的“占坑班”
“小升初”利益链能否斩断:教育部一号文件治理“择校乱收费”.


“教育部又出了治理‘小升初’乱收费的政策?不用在意。”2012年3月9日,北京巨人教育集团小升初咨询室的老师在电话里安抚咨询的家长,“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都这样,就像管制交通拥堵一样,等两会一过就没事了。”

2012年2月23日,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继多次强调治理小升初乱象的决心后,第一次对择校比例提出了量化的治理目标:三年内实现跨区择校生源不超过10%。并再次重申: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北京俗称“占坑班”),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

而在择校寻租最严重的北京,一些好学校的择校生通常为50%,有的甚至高达80%。如果大幅削减跨区择校比例真的能实行,这将意味着名校的“择校费”收入锐减,以“占坑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一些民办教育上市企业的业绩将受到冲击。

“占坑班”的奥秘

“培训机构和一些名校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是利益共同体。”杨东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由于第一次提出了限制跨区择校的比例和时间表,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教育部的一号文件具有“极大进步性”。然而,那些与名校“占坑班”有密切合作的教育培训机构,却不以为然。

2012年3月9日,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小升初”研究与指导机构智康1对1的任老师告诉家长其经验之谈:“查培训班也不会针对学而思,大家都这样。”

尽管作为首都的北京教育资源丰富,但优质资源分配不均,进入重点中小学的途径最复杂,竞争最激烈。“北京小升初竞争的残忍,接近人的接受底线。”深谙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入学途径的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说。

这种残忍的竞争源自一条体制外的小升初的利益链条。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9月编写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东城、西城、海淀三个教育强区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提倡的电脑就近派位的比例不到50%,其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2010年通过电脑派位录取的班级是0个。

由于不能就近上好学校,北京的小学生大多需要通过上名校的“占坑班”或培训班,或者通过“推优”、特长生等形式择优入学。

比如人大附中和清华附中的“占坑班”分别是仁华学校和水木龙华培训学校等。

而所谓的“占坑班”很多就讲考点,学生听了也不能掌握知识点,必须要到校外的培训班补课。

五、六年级还没有占上“坑”的学生大多会在巨人、学而思等大培训机构上培训班。“学而思和人大附中、十一学校、清华附中、101中学几个学校的关系很好,在学而思上课有考进‘占坑班’的机会。”学而思胡老师告诉咨询的家长,“每个学校都有公关部门,学而思的老师就和学校招生办的老师搞好关系。机构和占坑班、学校之间就是人情关系,只能不停地给学校送礼、请客吃饭,维系人情,才能把考试信息及时告诉学生家长。”

学而思小学六年级数学春季班招生简章里印有2011年从学而思考入市重点中学的人数统计,其中人大附中、十一学校、清华附中等初中的录取人数高于其他在列学校。

几乎每个“小升初”培训机构都有与自己相熟的学校。清华园教育在其简介中写道:“在北京八中、人大附中、育民、育才超常教育、小学培优、小升初等方面确立了独家、独特的领先优势……所有在清华园参加学习的孩子基本都进入了理想的优质小学和中学。”

“培训机构和一些名校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是利益共同体。”杨东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小升初”利益链能否斩断:教育部一号文件治理“择校乱收费”.

小升初,大生意

“小升初”培训业务已经成为一些教育类民营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研发现,许多培训机构和面向小学生的学科竞赛背后,还有教育主管部门的身影。

例如,北京某城区老教协是该区教委主管,并批准成立的培训教育机构,这个培训机构蜚声北京家长圈子的原因是,它是重点中学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北京八中、三帆中学、35中的“占坑班”,像实验中学数学实验班等“牛班”的生源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来自这里。

该城老教协一分部的“占坑班”专为实验学校提供生源,目前有20个班,每班40人,共800名学生,其中只有80人左右最后能够如愿以偿地进入目标校实验班。南方周末记者根据该校提供的入学人数和学费粗略计算,西城老教协一至六年级一年的学费收入至少为2300万元。

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在某城老教协和学而思同时上课的姜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四年级时一年花的“占坑”费、补习费是3万元,而五年级预计至少要花5万元。

“我家还是只占一个坑,只报一个学校的辅导班呢,我女儿的同学有的占了好几个坑,上好几个辅导班,要花多少钱,你一乘就知道了。”她说。

“到六年级时花了几十万的家庭大有人在。”闻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但最后能通过“占坑班”层层选拔进入目标校的比例不超过10%。

“小升初”培训业务已经成为一些教育类民营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

据21世纪教育学院3月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披露,2010年整个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为7600亿元,预计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将升至9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相当于2008年全国实现土地出让总收入的数额。

“小升初”培训业务在其中所占比例不菲。

以学而思为例,其2010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1月份公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仅“小升初”培训之一的智康1对1中心的营收即占总营收的21%(上年同期13%),约合854.7万美元,对业绩贡献最大。

目前,学而思、新东方、安博教育等十余家与教育领域相关的中国企业都已在美上市,绝大部分涉及课外培训服务,其中的“小升初”业务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

“2013、2014年是北京‘小升初’的入学高峰,这将衍生出更多的‘钱途’。”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共建生”、“条子生”与“交费生”

这个黑色市场的规模无法统计。

半年前,由于要为上六年级的儿子准备“小升初”,杨毅很快就成长为一个小升初BBS的版主。

作为外企工作人员,杨毅其实还有一项特殊的杀手锏——共建生。

共建生是指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学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本部门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北京首创的“小升初”政策。

“朝阳区有外企工作证的家长,他的孩子就是共建生,可以在2月29日前报名考试,交1000块钱的押金,然后在区内的25个重点学校中选择目标校进行考试,竞争对手都是共建生,比外面的海选竞争压力小很多。”杨毅告诉记者。

在重点中学和机关大型企业扎堆的东城、西城、海淀三区,共建生比比皆是。

根据171中学内部人士透露,学校现共有七十多个共建单位,而几乎每个重点学校都有这么多的共建单位。“这其中2/3是类似于东城区地税局、派出所等平级单位,相互之间有往来,但不会有赞助费;另1/3是如中石化等企业,共建的方式就是给钱。”

2009年1月教师施行绩效工资后,由财政负担老师工资,171中学的共建单位给的赞助费不能走学校账务,共建方式便改为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

“给钱的事还是有的,一些企业中的职工通过大机构绿色通道以单位助学的形式交3万元的捐资助学款,让子女入学。”杨东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名校已经获得了很高的财政投入,其实很难用钱财、实物满足,让一些人通过共建交钱的方式择校,是“给对方面子”。

“教育部在此次出台《八条措施》之前,曾考虑把共建生列入禁止名单,但是发改委、财政部强烈反对,说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过共建,写上去不就是承认了吗?”

“条子生”则是“以权择校”最典型的代表,用杨毅的话说就是“拼爹的关键时刻”。

尽管校长在汹涌而来的“条子”面前,开设“条子办”,不得不装失踪等事早已被媒体曝光,但每到春节前后,来自工商、税务、纪检等要害部门高层的条子仍然络绎不绝。闻风听到的一个故事是,在两位要害部门局长递过条子的两位学生面前,只有一个名额,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两个“条子生”之间加赛一轮,谁的成绩好,名额就是谁的。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部分中学校长和老师的调查,重点学校的“条子生”一般占当年招生人数的8%-10%。

“交费生”——个人通过交择校费或者捐资助学款的方式择校,是“小升初”最神秘的入学途径。

当考生家长动用一切关系最终获得“以钱择校”的机会后,会获得一个目标校所在区教委的教育基金账户,向其中打入教育部允许的捐资助学款上限3万元后,会得到一张绿联的“捐资助学款”收据,区教委再按照60%-70%返还至各个学校。而为了获得这个机会要给出的人情费、中介费、学校经办方好处费等有的高达几十万。

“就看你关系硬不硬了,如果一下子就找到了关键人物,那5万块钱可能就能搞定,如果没有人情基础,花几十万也不一定能办成。”学而思工作人员说。

这笔巨额资金流向各个方向,黑色市场的规模无法统计。作为“交费生”入学的生源其身份被隐藏在“条子生”、“共建生”、“推优生”等名目下,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题组在为期6个月的调查中始终未能统计出“交费生”的具体录取比例。

“每个学校的账本恐怕已经成了绝密。”杨东平说。
喜欢
转帖 1人转帖
桔伴们发表的评论 · · · · · · 全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