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里的化学课1.0】我们应该这么和孩子聊

cherie 发布于2016/06/18 11:34 |  阅读(2115) | 查看评论(0)
这不是一趟简单的体验课,这是一堂清华博士生给孩子们的化学启蒙课,所以,实验结束后,希望孩子们能够把过程中的现象描述出来,原理能够简单说说,如果方便操作的实验,回家可以请孩子给爸爸妈妈做一下。

桔瓣建议家长们和孩子这么聊天:

❤今天你最喜欢哪个实验啊?

❤哇,太神奇了吧,这是什么原理啊?

❤爸爸妈妈也好想看看啊,我们都没见过,回家你教我们做一下好不好?

【清华里的化学课1.0】我们应该这么和孩子聊


下面把今天的实验简单罗列一下,供父母们了解:

【实验1】五色瓶
实验现象:将试剂倒入瓶中后,静置时颜色变化:蓝紫红橙黄、摇晃后颜色变化:黄橙红紫绿
实验原理:摇晃加速氧气的扩散
扩散在生活中的例子:回家后厨房飘出的香气、东西烧焦后的糊味

【实验2】丙酮溶解泡沫塑料
实验现象:将丙酮滴入装有泡沫塑料的烧杯后,塑料迅速溶解
实验原理:泡沫塑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常用于生活中的包装材料,因材料中多孔的结构,这种材料很软、很轻。丙酮溶解了泡沫塑料化学结构中的“长链”,将这些材料中的孔里的空气快速逃逸出去,泡沫塑料就会失去多孔的特性
生活中常见的多孔材料:泡沫塑料、海绵

【实验3】人造雪
实验现象:将水滴入聚丙烯酸钠后,水被快速吸收,物体变成“雪花”样
实验原理:聚丙烯酸钠是一种增稠剂,是一种吸水材料,可以吸收自身体积500倍的水
这种物质在平常我们吃的方便面和火腿中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所以我们还是少吃的好啊。

【实验4】艾尔莎的魔法
实验现象:烧杯中的过饱和醋酸钠变成冰了,烧杯变得热热的
实验原理:过饱和醋酸钠是一种不稳定物质,容易迅速结晶,结晶的同时放出热量
物体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互相转化时会放出或者吸收热量。
固态到液态,吸热,(比如冰晒晒融化成水)反之放热
液态到气态,吸热,(比如加热烧水成水蒸气)反之放热

【实验5】犯罪现场的法医
实验现象:关灯以后,烧杯里发出蓝光并且能持续至少30秒以上,烧杯变得凉凉的,但烧杯中的液体是绿色
实验原理:鲁米诺氧化后发出蓝光荧光
生活中,鲁米诺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探,在检验血痕时,鲁米诺与血红素(血红蛋白中负责运输氧的一种蛋白质)发生反应,显出蓝绿色的荧光。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能检测只有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小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检测出来。
生活中大多数发光的物体通常也是发热的,比如灯泡、蜡烛、太阳等。
而鲁米诺发光是冷光,萤火虫、水母发光,也是属于冷光。

【实验6】大象牙膏
实验现象:过氧化氢加入洗洁精和碘化钾加入洗洁精混合后,产生物质迅速膨胀,迅速涌出喷泉状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碘化钾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氧气溢出后遇到洗洁精变成了泡沫。
喜欢
转帖
桔伴们发表的评论 · · · · · · 全部(0)